聚力AI ,向“智”而行|协同科技亮相苏州市“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推进大会

2025-02-14 00:00:00




共启AI+,新质赋未来。2月14日,2025年苏州市“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推进大会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深度行(苏州站)活动成功举行,专家学者、产业大咖、金融精英齐聚苏州,苏州市委书记刘小涛,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周伯文,中国科学院院士鄂维南、郑海荣,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副司长杜广达,市委副书记、市长吴庆文,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亚平,市政协主席朱民,市委副书记黄爱军出席大会,共商“人工智能+”融合创新。作为"AI+行业赋能"实践先驱,协同科技以人工智能技术创新突破、产业生态重构、多维场景落地的立体化能力矩阵,在此次大会重点亮相,相继发布一系列重大技术成果与战略签约布局,成为行业瞩目的焦点,不仅彰显了协同科技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深厚底蕴,更为苏州市乃至全国“人工智能+”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揭牌启智 | 领军企业AI赋能

会上举行2024年度苏州市人工智能重点企业授牌仪式。苏州协同科技以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卓越成就和优秀人才团队,围绕“AI+行业赋能”的创新理念,面向绿色低碳、智慧农业、智能制造等领域开展人工智能高质量数据集、行业垂直大模型、深度学习算法的深耕探索工作,成功获评“2024年度苏州市人工智能重点企业”,以协同力量加速引领人工智能+行业赋能实现重大突破。


锚定新篇 | 智造基地擎画蓝图


为着力推进苏州高水平建设“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会上举行一批投资额10亿元以上的各县级市(区)重大项目签约,其中包括协同科技位于吴中区的标识解析基地项目,该项目总投资10亿元,建成后将引入先进的标识解析技术和协同制造理念,搭建标识解析基础设施,打造人工智能协同制造产业创新基地,依托标识解析、区块链等先进技术,重点围绕数据基础设施、具身智能、大模型技术及创新应用场景落地,推动产业向数字化、绿色化、智能化转型升级。该项目不仅是对企业自身发展蓝图的坚定承诺,也是对吴中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推动。


数据筑基 | 电子信息跃迁新程



高质量行业数据集作为提升人工智能大模型赋能场景的关键要素,此次大会重磅发布了苏州市首批行业高质量数据集,其中包括协同科技面向电子信息行业打造的电子制造智能化生产数据集。该数据集主要覆盖电子制造缺陷检测数据、设备智能运维数据、工厂安全智能监测数据、制造业智能诊断与咨询服务数据等;数据类型包含结构化数据、非结构化数据和标识数据等。苏州协同科技通过大数据和AI技术应用,数据集可广泛应用于电子信息行业缺陷检测、设备运维、产线检测、人员监控、诊断咨询、产业链供需对接等服务场景,加速制造企业实现生产的自动化、精细化管理,提高生产效率。目前数据集文本训练语料的存储规模18TB,涉及语料数量达2万亿词元,行业领先。


共筑生态 | 农垦大模型智启变革



在行业赋能领域,协同科技秉持“AI驱动,龙头引领”的推进模式,依托协同科技在国内智慧农业领域的顶级院士团队支撑,与农业领域龙头企业—中国农垦集团正式就“智慧农业生态大模型项目”在会上举行战略签约仪式。该项目聚焦农业产业链的智能化管理,整合多源农业数据,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对历史数据和气象信息进行深度挖掘分析,实现精准种植决策、农产品质量管控以及产业链的智能化管理,为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的转型提供全方位支持,有力推动了数字农业向智慧农业的深度变革。


破界而生 | “鹿吴”巡检智驱未来


在此次大会的重要分会场,“具有形·智无限”吴中区具身智能行业对接会上,由协同科技自主研发的鹿吴巡检机器人正式亮相!该机器人具备卓越的自主学习与优化能力,能够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快速适应并高效完成任务。配备开源训练软件,提供模型训练设置、数据可视化和算法调试等功能模块,赋予用户极大的灵活性,可根据自身需求定制个性化训练方案。具有优异的运动性能和续航能力,具备良好的移动能力,可在不同环境中快速穿梭,满足多种应用场景的速度要求。通过视觉识别、语音识别、路径规划、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复杂环境中赋予巡检机器人强大的场景适应能力,帮助企业实现生产巡检、设备巡检、安全巡检、消防巡检等能力,为AI+工业的智能化转型按下加速键!


融合共生 | 生态协同擘画未来


未来,协同科技将持续深挖 AI 技术在工业、农业、绿色低碳、智慧金融等领域的更多应用场景,不断优化模型算法结构,为用户提供更智能、更高效的AI解决方案;同时,协同科技也将坚守创新理念,携手更多生态合作伙伴,全面推动人工智能和制造业深度融合,为努力建设“人工智能+”城市,加快打造全球具有领先地位的“智造之城”贡献协同力量。